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意思是

   日期:2024-03-27     来源:www.kouyuwuyou.com    浏览:522    
文章简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源于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鸟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源于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鸟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衬托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爽,沁人心脾,充满动感。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意思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全诗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注解:

1、逾:愈加、更多。

2、欲:仿佛。

3、燃:燃烧。

4、过:过去。

5、何:什么。

译文:

碧绿的江水使水鸟的白翎看上去愈加洁白,青翠的山峰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季眼看又要过去了,不知什么时间我才能回家?

赏析: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以山青衬花儿的红。两句诗中江、山、花、鸟四景,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爽,让人赏心悦目。“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指明写诗的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勾起了漂泊的伤感。此诗并没让思归的伤感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深厚,别具韵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妙处

妙处: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景致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让人目迷神夺的魔力。你看,漫江碧波飘荡,显淹没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鲜明的朵朵鲜花红艳弥漫,勤奋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

燃字将静态的颜色化成动态,更显花的红艳,使诗的境界埂上一个层次。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大家第一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点,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看上去格外红艳。不只这样,还借助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点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哲学道理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反映的哲学道理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依靠,互为存在首要条件第二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肯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正是由于白才能衬托出这个世界的美。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全诗写作背景

这组绝句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杜甫53岁)暮春,是杜甫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当时杜甫正在四川躲避战乱,居住在成都草堂,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